
行情数据运行中的跳空缺口,也是实践操作者们非常重视的判断分析要点,请看留言截图:
网友的留言
 【资料图】
【资料图】
网友留言的思路是说:
问题:1
能做一个缺口方面的主图,缺口没回补之前一直向右划线,遇到回补k线后停止划线,直到完全回补停止划线;
问题:2
不仅仅是显示最后一次的,这种划线,而是显示最近一年或者上市以来;
问题:3
每个缺口从最新产生的标为1号,编号向左依次增加,至少显示最近20个缺口的编号。
网友补发的图片如下:
网友的思路示意图
思路步骤
一、计算下跌缺口的逻辑条件与位置;
二、输出下跌缺口的上沿与下沿;
三、输出下跌缺口的色带;
四、计算下跌缺口的次数;
五、输出下跌缺口的次数;
六、计算上涨缺口的逻辑条件与位置;
七、输出上涨缺口的上沿与下沿;
八、输出上涨缺口的色带;
九、计算上涨缺口的次数;
十、输出上涨缺口的次数;
十一、因为画线方法选择了“主图替换”,所以,最后输出k线,绘图于上述色带的上层。
算法建立
计算下跌缺口的逻辑条件与位置DQKWZ:=BARSLAST(REF(L,1)>H)+1;{跌缺口位置}
2.输出下跌缺口的上沿与下沿
DQKL:=REF(L,DQKWZ);
DQKH:=REF(H,DQKWZ-1);
3.输出下跌缺口的色带
STICKLINE(DQKH 4.计算下跌缺口的次数   DQKCS:=COUNT(DQKWZ=1,0);{跌缺口次数};   5.标注下跌缺口的次数   DRAWNUMBER(DQKWZ=1,REF(L,DQKWZ),DQKCS),COLORCYAN;   6.计算上涨缺口的逻辑条件与位置   ZQKWZ:=BARSLAST(REF(H,1) 7.输出上涨缺口的上沿与下沿   ZQKH:=REF(H,ZQKWZ);   ZQKL:=REF(L,ZQKWZ-1);   8.输出上涨缺口的色带   STICKLINE(ZQKL>ZQKH,ZQKL,ZQKH,9,0),COLORLIRED;   9.计算上涨缺口的次数   ZQKCS:=COUNT(ZQKWZ=1,0);{涨缺口次数};   10.标注上涨缺口的次数   DRAWNUMBER(ZQKWZ=1,REF(H*1.01,ZQKWZ),ZQKCS),COLORRED;   11.输出k线   DRAWKLINE(H,O,L,C);   完整代码    代码流程    DQKWZ:=BARSLAST(REF(L,1)>H)+1;{跌缺口位置}        DQKL:=REF(L,DQKWZ);        DQKH:=REF(H,DQKWZ-1);        STICKLINE(DQKH DQKCS:=COUNT(DQKWZ=1,0);{跌缺口次数};        DRAWNUMBER(DQKWZ=1,REF(L,DQKWZ),DQKCS),COLORCYAN;        ZQKWZ:=BARSLAST(REF(H,1) ZQKH:=REF(H,ZQKWZ);        ZQKL:=REF(L,ZQKWZ-1);        STICKLINE(ZQKL>ZQKH,ZQKL,ZQKH,9,0),COLORLIRED;        ZQKCS:=COUNT(ZQKWZ=1,0);{涨缺口次数};        DRAWNUMBER(ZQKWZ=1,REF(H*1.01,ZQKWZ),ZQKCS),COLORRED;        DRAWKLINE(H,O,L,C);        效果示意    最终的效果示意图    结语:缺口的向右横向长度,没有采用网友留言题目中的条件,而是采用了相同颜色带首尾“接续”的长度进行了绘制。同时,缺口编号采用了自左向右依次增加的序号。